近期国储恢复了锌、铝等基本金属的收储。内容主要包括买进约40万吨原铝和15万吨精炼锌,数量相当于国内半个月的铝产量和半个月的锌产量,这对于缓解国内冶炼厂的困境起到一定利好作用。
据了解,11月15日国储进行了数量为10万吨、最高限价为16010元/吨的锌竞价收储,最终由5家企业成功竞得,成交均价为16000元/吨。政府通过收储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企业的资金压力,但对于市场供需情况影响有限。
本次完成10万吨收储量而原计划为15万吨,虽然不排除后期仍会有陆续收储行为,但预计数量不会有大幅增加。目前国内锌市的报告库存为30万吨,而社会库存高于50万吨。收储量较之于库存量占比偏低。同时,冶炼企业开工水平不高,产量存在提升空间。9月份以来国内冶炼企业的开工率在68%左右,一直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不过因为产能扩张,实际产量较为稳定,维持在40万吨附近的水平。
收储只能暂时缓解产能过剩的压力,给相关企业一个经营和资金周转的缓冲期,但单靠收储不能解决产能过剩,还可能在价格回升后被利用来保值锁定新增产量。市场也普遍认为,只有下游消费商的积极参与,才能对目前疲弱的有色金属市场起到实质性的提振作用。基本金属与全球经济面密切相关,在全球整体经济还在筑底的背景下,金属想要走出独立行情,的确很难。但对金属行业而言,国家收储确实能减轻部分锌和铝企业的供应压力,有利于企业减轻库存,释放生产力,短期利好金属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