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口矿价格持续大幅走高的刺激下,期货、电子盘等积极上扬,且由于清明节后需求好转,市场成交回暖,贸易商乘势拉涨,钢价震荡上行。但受库存压力不同影响,南北地区市场价格表现分化,以京津为代表的北方市场上周钢价总体呈冲高回落、持续阴跌的态势,而沪杭等南方市场价格则较为强势,涨幅明显。具体来看,上周初在远期市场走强的背景下,市场成交总体表现活跃,部分地区出现规格短缺的现象,钢价小幅探涨,但好景不长,随后,节后补库需求回落,贸易商出货情况转差,市场心态趋于谨慎,加之资本市场不佳,部分商户信心不足,价格松动,市场有所回调。
截止12日,上海市场九江6.5mm高线均价为3480元/吨,较前一周末上涨10元/吨;西城25mm三级螺纹钢均价为3630元/吨,上涨30元/吨;日照5.5mm普碳热轧均价为3850元/吨,上涨50元/吨;武钢1.0mm冷板均价为4730元/吨,持平。


就市场而言,上周成交情况尚可,交易比较活跃,市场大户平均出货量500-2000吨/日,较3月份平均水平明显增加。现阶段,由于整体经济运行环境错综复杂,利多利空交替出现,市场心态不稳,商家多数认为暂时没有明确的上涨或下跌信号来指导操作,观点较为分化。但对目前市场库存高企、去库存化缓慢,需求不济,下游接受程度不高等现状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且接连两周市场上下起伏,使得贸易商定价十分纠结和犹豫。
而对于后市,笔者综合市场观点如下:
一、多方观点。首先,需求回暖。清明节后,下游终端用户采购量明显增大,贸易商出货好转,且随着整体经济的企稳回升,钢材需求也必将稳步增多。其次,成本支撑,近期铁矿石、钢坯等价格均有所增量反弹,从而加大了后期钢材的生产成本,而3月份贸易商订货成本普遍较高,迫使商家持仓成本较高,降价销售意愿较低。最后,3月集中还贷期已过,贸易商资金压力暂时缓解,且从3月份的信贷规模来看,3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多增515亿元,市场的资金面相对较为宽裕。
二、空方观点。首先,虽然需求有所回暖,但是需求增速远远低于供应增速。数据显示,3月下旬重点企业粗钢日产量167.6万吨,增量0.82万吨,旬环比增长0.49%;全国预估粗钢日产量207.18万吨,增量0.82万吨,旬环比增长0.4%,继续保持高位震荡。其次,去库存化进程艰难。截止12日,国内主要城市建筑钢材库存总量为1330.38万吨,较上周末减少30.46万吨,仍较去年同期高出30%左右,而热轧板卷库存总量则连续三周上升,至450万吨左右。最后,宏观面缺乏明显利好,消极心态占据主导。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如CPI、PPI以及钢铁PMI数据等,表现难尽人意,而刚刚公布的GDP、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以及3月份粗钢产量等重要消息也导致市场信心缺失,贸易商多数以观望为主,心态偏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