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数据的疲软及欧洲债务危机蔓延至金融机构的担忧,昨日再度引发欧美股市全线暴跌。
至截稿时,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比前一个交易日跌472.15点至10938.06点,跌幅为4.14%。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跌51.97点至1141.92点,跌幅为4.35%。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117.50至2394.59点,跌幅为4.66%。
欧洲市场方面,德国法兰克福股市18日尾盘大幅跳水,主要股指DAX指数跌幅超过6%。法国CAC 40指数周四收盘下跌5.5%。(点击查看>>>全球股市行情一览)
分析人士指出,当日市场下跌主要源于投资者担心欧债危机蔓延至金融机构。其中,欧洲央行自今年2月以来首次重启美元贷款操作,凸显欧洲银行业融资紧张的消息,更是重挫市场风险情绪,直接导致法国兴业银行(601166)、巴克莱银行在尾盘出现暴跌,跌幅逾10%。随着美股开盘,银行股的抛售也在继续,至截稿时,花旗银行股价下跌接近10%,摩根大通股价下跌接近5%,摩根士丹利股价下跌接近8%。
此外,美国经济可能再次陷入衰退也引发市场忧虑。美国劳工部当日公布的经济数据还显示,美国通胀有所抬头、就业形势仍不乐观。在截至8月13日的一周中,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为40.8万;超过之前经济学家们预期的40万;美国7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环比增长0.5%;也超过之前经济学家环比增0.2%的平均预期。(东方早报忻尚伦)
五利空引全球股市崩跌
周四欧股崩跌,其后开盘的美股亦暴跌。
股市暴跌诱因主要有5个:
一为美联储两名分行行长重申了反对上周“美联储将低利率至少维持至2013年年中”的决定;
二为瑞典金融监管机构首席经济学家LarsFrisell警告称,欧洲债务危机的恶化有可能使银行间市场冻结,切断资金来源,瑞典各银行必须做好更充足的准备;
三是摩根士丹利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
四是市场风传美国的监管部门正在加强对欧洲大型银行在美分行的监查,因其担忧欧洲债务危机可能会波及美国银行系统;
五是昨晚美国公布的CPI(涨0.5%)偏高及周三公布的PPI也偏高。(每日经济新闻)
欧美再度巨震 A股内忧外患
欧洲债务危机阴云不散,欧美股市再遭重创。截止记者发稿,美国三大股指周四盘初全线下跌超过3%。其中,走势最“强”的道琼斯指数跌3%,标准普尔500指数跌3.4%,纳斯达克指数则暴跌超过4%。国际金价扶摇直上,再度刷新历史新高,国际油价则显著受压,跌超过4%至84美元/桶。
从消息面看,欧洲主要经济体德国和法国首脑会晤无实质成果,欧洲金融系统出现重大不确定性。最新的经济数据显示,美国失业状况不容乐观,而德国经济数据也初现颓势。这一被业界寄予厚望,同时也是欧元最强大后盾的经济体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以数倍的放大效应加剧市场对欧洲经济的担忧和恐慌。(A股研判>>>黑色周五会否重现?)
国际经济局势的不明朗,令油价走软金价暴涨创历史新高。据美国当地媒体的最新报道,与中国的情况类似,当地居民个人购买黄金、首饰的热情已经被不断上涨的金价彻底唤醒。“您也许很难想象,连理发店都开始卖黄金首饰了,但这确实是一个事实”。
A股市场面对的外部不确定性陡然急升,这一次,我们能否又一次屹立不倒,引领全球?业界机构似乎并不乐观。
记者了解到,昨日早盘,有部分大型机构(公募、险资)甩卖手中的获利品种,锁定前期已经获得的利润。由此看来,对于最近出现的这一波上涨,大家都只是象征性地“抢反弹”,没多少人会相信行情能够一直持续。
机构持股心态的松动,不乏国内自身的基本面动因。新三板重新加速,而且大有年内扩容的意味。受紧缩调控影响,各类企业盈利状况均出现负面变动,就连大中型国企,利润环比增速也在恶化。此外,有机构表示:“看不懂‘条件成熟’的港股ETF的玩法,感觉像是会分流A股资金”。(投资快报高超)
A股重心或将继续下移
8月9日,上证50指数跌破2010年7月的低点,上证综指对应点位是2319点。一般情况下,同一个市场的主要指数最终都同向运行。按照这个规律,上证综指再次下探、或跌破2319点只是时间问题。近期走势最强的指数是创业板指数,一旦创业板指数反弹结束重新进入调整,则上证综指跌破2437点将进入倒计时。
根据数据,8月17日全部A股的静态市盈率(未剔除亏损股,下同)为17.79倍。1996年1月19日,上证综指最低点512点,全部A股的静态市盈率为19.37倍;2005年6月6日,上证综指最低点998点,全部A股的静态市盈率为19.24倍;2008年10月28日,上证综指最低点1664点,全部A股的静态市盈率为14.71倍。
比较以上数据发现,目前A股估值水平比1664点高20.93%。考虑到2011年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20%左右,目前A股的动态市盈率为14.85倍,与1664点时的静态市盈率相当。值得关注的是,虽然目前估值水平低于512点、998点,但512点、998点时上市的银行股数量很少。如果剔除银行股,余下全部A股的市盈率为23倍左右,目前A股的估值(剔除银行股)比512点、998点时高20%左右。此外,512点、998点时,A股市场流通的只是少部分股票,估值自然比全流通的股市要高。
值得关注的是,512点时,A股流通市值为698亿元,当时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96万亿元,流通市值与居民储蓄存款比为2.35%;998点时,A股流通市值为8797亿元,当时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3.05万亿元,流通市值与居民储蓄存款比为6.73%;1664点时,A股流通市值为38049亿元,当时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0.46万亿元,流通市值与居民储蓄存款比为18.59%。8月17日,A股流通市值为19.27万亿元,最新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32.60万亿元,流通市值与居民储蓄存款比为59.11%。
对比上述数据发现,A股市场探出512点、998点、1664点时,都有充足的居民储蓄存款作后续资金的保障,居民储蓄存款分别是流通市值的42倍、15倍、5.38倍。1664点时,还有国家推出4万亿投资计划。目前面对19万亿元的流通市值,显然32万亿元的居民储蓄存款是不足以撬动A股市场大幅上涨,资金面出现天花板。随着全流通时代的到来,A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必然下移。如果投资者用股权分置改革前的数据与全流通时代A股市场数据“简单”地对比,可能会出现战略性判断上的失误。
今年以来,无论上涨还是调整,很多机构对后市一直持乐观态度。可惜的是,这些观点并没有“推动”A股市场流畅地上涨。相反,A股市场走势“举步维艰”,呈现出台阶式下跌的走势。当市场充斥着“看好”声音,但A股市场并没有出现与之“匹配”的上涨走势时,大家是否应该反思一下,目前的A股市场是否有点“不对劲”。其实,环视社会中各行各业赚过大钱的人,似乎没有一次是在“未来是多么美好”的声音中取得的。“看好声音”与疲弱走势并不匹配,此时大家有必要“重温”相反理论。
本周二,作为利率风向标的1年期央票参考收益率意外上升8.58个基点。本周四,央行发行的3个月期央票和3年期央票利率双双上行约8个基点,显示在高通胀难以抑制的情况下,央行货币政策仍维持紧缩态势。此外,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结束近几日整理,隔夜利率上升44.33个基点,报3.4425%,7天利率上升54.91个基点,报3.7658%。上述两因素重新点燃了市场加息预期,如果8月或9月初央行再次加息,将使已经匮乏的资金面继续收紧,A股市场重心恐怕将继续下移。
|